2022年,武义县紧紧围绕省市营商环境提升部署要求,以创新机制、压缩时限、优化服务为抓手,凝心聚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持续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主线,针对上年度营商环境短板,查漏补缺抓整改。通过探索推出营商环境监督评价员、“武义新家园”小程序、创新工业企业数智管理服务应用、打造“亲清茶室”品牌等一系列特色做法,取得了较好工作成效,全县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一、武义县营商环境工作进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近年来,武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专门成立由县长担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以及分管工业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级各有关单位“一把手”为组员的武义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配强专班力量。一是专门成立武义县企业服务中心,强化责任机制。出台《武义县政企面对面恳谈交流制度优化提升方案》,进一步健全和优化政企恳谈交流机制,以“企业请上来”和“干部沉下去”为抓手,创新多形式工作方法。二是明确部门,镇(街道)、联盟一把手亲自抓的工作推进机制。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加速跑、就近跑、不用跑迈进,并以此为支点,撬动经济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等各领域的改革,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带动创业创新热潮,推动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三是全面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健全政策落地机制。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制度改革、市关于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要求,新制定《武义贯彻落实扎实制度改革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武义实际,突出惠民惠企,出台“稳经济保民生促发展十条举措”。
(二)深化惠企服务,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逐步形成。一是加大服务企业政策宣传力度。开通“企业110”服务热线,24小时受理全县企业和人才方面的咨询、诉求和意见建议。分行业、企业规模组建“政企通”微信群,每个群都有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相关镇街联盟主要领导、涉企部门主要负责人,实现企业主与政府部门线上随时随地沟通交流。落实省市数字政府改革要求,建设营商环境门户网站应用,实现“政企面对面”特色板块推广。二是首创“极速验收”机制,加快投产见效。在浙里办开发上架“武义建筑工程极速验收”应用平台,实现“多头”递交变“一表”申请,“分头预审”变“并联审核”。建设单位线上申请“极速验收”,各验收部门提前介入,跟踪项目进展。三个工作日内完成规划核实、项目竣工验收、消防备案、防雷验收等环节的联合验收。三是实现窗口受理审批出证一条龙服务。有效减少群众企业换窗口排队等候次数。简易注销公告时间由45天压减到20天。打造“证照分离”改革2.0版,通过无纸化流转进一步加快审批速度。四是方便企业获得水电气,优化企业生产环境。与供电公司、自来水公司等积极对接,进一步提升供水供电服务水平。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力度,简化企业用水办电手续,推动零跑速办模式全面落地。优化“三省”“三零”举措,持续降低客户用水办电成本。推广优化“水电气”联动过户模式,目前已办理联动过户44笔。
(三)优化评价机制,针对性提升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一是积极应对营商环境评价向“无感监测+线上问卷”转变。为应对营商环境评价模式制度重塑,先后召开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分析研判会和营商环境工作评价指标复盘会,旨在解读营商环境“无感监测”指标靶点监测标准等相关内容,分析研判上一年度营商环境评价滞后的一级指标,探讨指标滞后原因,制定下步整改计划,共同努力提升武义县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二是全方面深层次改革,打造武义特色创新成果。为贯彻落实省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方案要求,多次向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有关单位征集《浙江省营商环境试评价方案(征求意见稿)》中部门营商环境工作五年计划,明确营商环境工作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三是加强优秀案例报送。为充分发挥全县各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示范带动效应,打造更多惠企便民的营商环境创新举措,依托浙里营商数字化平台,向上报送本地首创等类型的创新案例。目前已展示创新案例17项,获评五星级案例有“武义新家园”小程序、工业投资项目“极简审批,极速验收”审批改革、武义政企面对面恳谈交流常态化机制以上3项。
(四)聚焦企业难题,尊商重商的服务环境初见成效。持续提高服务水平,密切联系企业,重点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科学创新方式方法,定向施策、精准发力、最大限度解决企业诉求。一是建立政企面对面恳谈交流制度。截至目前已召开11次政企面对面恳谈交流会,收集、解决企业诉求238件,实现办结率和回访满意率100%,取得了良好成效。二是建立营商环境监督评价员机制。在社会各界人士中择优选聘出31名第一届营商环境监督评价员,建立恳谈交流、集中监督、调研体验等六大制度,积极参与每月政企恳谈会、能耗“双控”调研座谈会等监督评价活动,有效解决企业所急、发展所需,为武义的营商环境“揭短”“挑刺”。三是构建多渠道服务平台。设立涉企服务“110”热线,“武义企业帮”平台、“政企通”微信群、亲清茶室等政企交流平台,收集的问题由企业服务中心统一受理、交办、协调,实现企业诉求“最多跑一地”。四是创新工业企业数智管理服务应用,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精准服务企业。构建了企业智评、低效智治、能源智控、政策智达、金融智享等5个子场景,多跨协同经济商务、发改、财政、人行等20个部门,推动土地信息、企业信息、税收、用电、销售收入等数据共享,精准掌握工业企业发展情况。对优质企业和低效企业实施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在土地、能源、政策、金融等资源要素方面精准服务。
(五)完善工作机制,公平正义的执法环境稳步构建。武义县不断强化法治理念,完善工作运行机制,疏通商事纠纷调处司法渠道,推动司法惠企制度落实。全面贯彻包容审慎柔性执法理念,化解执法矛盾与冲突,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为不同服务对象量身定制监管规则和标准,充分展示执法的教化力量,有力地践行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一是全面推行“全程说理式执法”模式。通过设置违法缓冲期、“开门审案”公开说理、罚后释疑、案后回访等环节,充分保障市场主体的程序参与权、意见表达权、案情知情权,靠前站位积极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全面提升行政执法公信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连续八年保持“双零”记录,投诉举报办理满意率达到100%,相关经验在全市乃至全省推广。二是贯彻落实包容审慎柔性执法理念。贯彻落实“包容审慎执法清单”,有效缓解企业因疫情影响带来的经济负担,充分保护其成长空间,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同步推进包容审慎精准服务,采取预警提示、实施容缺执法、推行柔性执法等配套措施,运用远程监控摄像、智慧路灯、“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等远程监管手段提升执法行为效率,有效减少对市场的过度执法干预;建立市场主体容错纠错机制,设置违法行为“2小时观察期”,采取“驾照式”积分制等事前服务管理手段,引导轻微违法市场主体自觉纠正违法行为。开展信用修复助力行动,鼓励失信行为主体主动纠正失信行为,大力营造城市管理领域“诚实守信,一路畅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信用氛围。三是全面推行“双色单”执法机制。正确处理“审慎包容执法”与“严管重罚”的关系,发放《温馨提醒单》提醒各经营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合法经营。对于屡教不改的违法行为人,一律严管重罚,从而实现“处罚一起、教育一片”执法目标,建立起刚柔并济的营商环境。
二、存在问题
(一)工作方式方法仍有不足。
1.思想观念仍需转变。弯下身子倾听市场主体的声音方面还需加强,有企业家反映,政商关系“清廉”之风浓了,但“亲切”氛围淡了;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有时事更难办了。当下一些干部怕担责任、怕冒风险、不愿作为的心态直接影响了营商环境的优化。部分县直单位和镇街基层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推诿现象,部分基层领导怕担责,动辄要有相应会议纪要才敢作为。
2.改革力度仍需加大。“最多跑一次”改革步入深水区,省市要求的一些加快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的创新举措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改革思路,做实改革举措,释放改革活力,提高改革效能。
3.工作合力仍需凝聚。营商环境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期间没有局外人,但顶层设计尚未成型,各部门、主体的力量还未有效整合,上下联动机制不够顺畅,单打独斗、上热下冷、政务服务县级强镇村弱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对标评价体系尚存诸多短板。
1.企业开办方面。基层业务量占全县总量的大半,但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人员力量配置不够且尚未全面实体化运作,受理人员专业素质也不强。这些都制约了企业开办的效率和便利度。
2.执行合同方面。在法院审理社会矛盾和经济纠纷后,有相当一部分案件因债务人不主动履行生效裁判而进入法院执行程序。其中,涉企合同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在执行阶段不能及时得到兑现,即打了“法律白条”,不仅会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也容易影响当地的营商环境。
3.要素保障方面。国家严控新增用地,土地要素资源和规划空间要素的保障形势仍然需求大于供给,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且城市规划整体水平较低,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规划衔接不够,交叉重叠,布局冲突,难以真正落地。规划与实施脱节,调整频繁,刚性约束不强,实现真正的“多规合一”,需要一个长期的反复磨合、不断完善的过程。
(三)对标企业需求仍有不小差距。
1.惠企政策落地不实。有企业形容一些惠企政策就像“玻璃门”,看得见摸不着,体现了现有扶持政策重点不够突出、针对性不强、成效不显著,政策的延续性还不够,政策兑现流程较复杂、时间较长,企业和群众对政策的获得感不强。
2.共性问题仍然突出。一是企业招工难点在于高级技工引进困难、实用型普通技工短缺、熟练工年龄断层、年轻技工培养无法满足递补需求等。二是员工子女就学难。随着武义县工业发展,吸引了更多的“新武义人”来武就业,增加了更多的教育资源需求;二胎政策效应显现,本地居民及新武义人的二孩纷纷迈入学龄年纪,较往年有较大的“爆发式”增长;企业高管或者骨干对子女教育资源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更倾向于在城区小学就学,造成城区资源进一步紧缺,而目前城区新建学校尚未竣工,无法满足企业员工子女就学的迫切需求。三是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提升。建议加快人才引进政策落地和补助兑现。进一步提升博士、硕士、985、211、重点大学本科生、高级技工等基础人才的补助政策,吸引人才来武就业。
3.历史遗留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因各种因素制约,许多错综复杂的历史疑难问题有待解决,包括工业用地、工业建筑、村留地等方面的遗留问题较多,对企业发展和社会和谐建设带来一定影响。武义县已在2019年6月出台《武义县工业用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延期过一次。但在该政策过期后,尚有不少企业仍受相关问题的困扰。
4.工业园区硬件配套。相比周边县市,经济开发区、镇乡工业功能区生活配套设施建设与其发展定位还有一定差距。工业区道路拥堵、路面破碎等交通问题难以缓解。职工停车位、保障房、廉租房等建设规划较少,落地缓慢。
三、2023年工作思路
(一)落实省市部署,对标优秀县市。按照省市文件《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和《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金华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落实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工作目标,对照时间表、路线图狠抓任务落实,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推进武义县营商环境工作。同时学习借鉴对标先进县市的经验做法,提升发展动能和水平,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持续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畅通企业和社会反馈问题渠道,树立诚信守诺的良好形象。
(二)优化门户网站,完善数字化建设。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和时间节点规划,做好营商环境网站提升优化工作,加大宣传“浙里营商数字化平台”“浙里办”掌上平台,以“浙里营商数字化平台”为依托,要求各涉企部门及时填报数据,查漏补缺,确保我县营商环境相关数据准确完整。鼓励各部门积极申报创新案例,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改革措施和先进典型,营造全社会参与的良好营商氛围,实现武义县营商环境数字化建设走在全市前列目标。
(三)围绕评价指标,不断整改提升。根据2021年度浙江省营商环境评价武义县情况评价结果显示,2021年度武义县得分位于全省53个县(市)第三档,相比于2020年度虽然得分上升,但最终排名下降。针对该情况,武义县将进一步做好细化分解涉及营商环境任务梳理和指标分解落实工作,注重日常监督,开展模拟评价。同时要求县各责任单位认真研判分析,对标先进,开展自查,提出整改提升措施。
(四)强化政企沟通,构建多元服务机制。根据《武义县政企面对面恳谈交流机制优化提升方案》的内容要求,创新政企沟通机制,实现服务方式更巧、服务机制更优、服务监管更活。一是打造“企业110”服务热线,24小时受理全县企业和人才方面的咨询、诉求和意见建议。组建“政企通”微信群,实现企业主与政府部门线上随时随地沟通交流。用好“工业企业数智管理服务应用”平台,推进企业事务“一掌办理”。二是提升营商办事便利度。推进纳税、财政、公共资源交易等方面改革,使企业通过奖补、“智配直享”等平台实现补贴政策一站获取、线上申报办理不用跑、申报材料电子化、办理进度实时查询,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三是充分发挥营商环境监督评价员、营商环境监测点等创新制度作用,为武义县营商环境“揭短”、“挑刺”,以评价反映的问题和不足为导向开展工作整改,有效发挥监督评价员桥梁纽带、参谋咨询、舆论引导作用,共同推动武义县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五)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专业水平。根据部门责任分工,确定各指标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联络员,广泛开展业务培训。一是以武川讲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为主题的全县领导干部培训会或召开全县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二是由县营商办做好面上培训工作,负责牵头总抓,做好上下衔接和全县部门协调工作。三是各责任指标牵头单位要精心组织面向配合单位的业务培训,做好分工协作,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四是通过组织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做法,进一步提升武义县营商环境各项业务的水平。
- 2024-12-13 还在用鲁大师?查看电脑硬件信息可以用这些免费的软件!
- 2024-12-13 美国农业进步展上查看昆虫和杂草识别应用程序
- 2024-11-26 识花识别软件?这些软件必须试试
- 2024-11-26 微软和中科院联手,做了一款强大的识花神器 - 微软识花 #iOS
- 2024-11-04 文字识别王